当前位置:卓仟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8篇

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8篇

时间:2022-10-01 0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8篇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家庭性教育观念与实施脱节 家庭赞成对儿童进行性教育,这是家庭对性教育认识上的重大进步。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8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8篇

篇一: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儿家庭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家庭性教育观念与实施脱节

  家庭赞成对儿童进行性教育,这是家庭对性教育认识上的重大进步。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进步,部分家长不再避讳谈“性”,对孩子的教育也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教育的触角伸向儿童的本性,关注儿童心理、生理的成长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从人类性心理学发展角度看,性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培养的关键期,幼儿期是儿童向青春期转化的初试阶段,之后男女孩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性别角色日渐明显,身体上的变化影响着行为、情绪和心理的变化,3-6 岁儿童性的发展及性健康教育对儿童青春期的教育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家长的普遍共识。

  尽管如此,在家庭实施性教育的行动上与科学的观念对比,显现出不足,多数家长随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但只是“偶尔”,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性教育,多半是儿童问起或出现性行为时给予讲解或劝诫的被动式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受教育层次和程度不断提高,他们能够意识到性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性”一直被当成羞涩的话题,难以启齿,不得不在性教育上采取被动或回避的方式。纵然,他们对幼儿性教育已经形成了概念和意识,但是无法逾越传统观念的阻隔,使想法和行动出现了脱节。

  二、传统观念阻碍性教育的开展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根植于中庸的儒家文化,“存天理,灭人性”是这种文化的哲学基础,“饿死是小,失节是大”是这种文化的价值取向。由于受几千年的性道德传统和根深蒂固的性禁锢思想的束缚,中国的性教育存在着深远的文化障碍,本质上是一种被动教育(Fang Fu Ruan,1991)。陈旧的性道德观念认为性是淫秽的、是禁忌的,不能公开谈论。如今尽管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洗礼,性解放呼吸到了一些新鲜空气。但是保守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现代社会仍然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性的问题,性文化与性教育仍然是遮遮掩掩,存在着某种忌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三、家长性教育知识与能力不足

  性是人生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人们将缺少人生必要的一课,在人生知识方面将成为不健全者。有些人偶尔涉猎到一些性知识,却分不清科学的性知识与黄色淫秽的界限,或对性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又不认真思考。

  家长对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幼儿性教育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性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有关“性”教育的内容长期缺位,致使现代的中国家长很少人接受过正式系统的性教育,大部分是在“无师自通”的状态下成长,处于性知识较贫乏的状态。幼儿期性教育在许多家庭难以实施,首先是因为家长本身缺乏系统的性知识,需要补课。所以,他们能给予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也就相当有限的。由于幼儿家长本身不了解相关知识,对幼儿性教育的认识很有限,没有能力对子女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的“性”问题不知如何开口,不知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不知怎样讲;遮遮掩掩、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有时反而会给孩子来更大的困惑和麻烦。

篇二: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问题与对策□杨雄内容摘要研究发现, 中国的家庭结构不再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 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为重要。

 环境变量成为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 于独生子女社会背景,当 前中国不少父母对孩子教养方法上的主要问题有:

 交往上的 “过度保护”; 生活上的 “过分溺爱”; 学业成绩与未来职业上的 “过高期望”。

 究其原因,( 1)

 家长在家庭教育观上存在偏差, 父母的“知”、 “行” 分离现象突出 。( 2)

 当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3)应试教育理念仍较深地影响着中国父母。关 键 词家庭教育环境变量亲职教育作者杨雄,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

 20 0 0 20)我国是一个具有重视家庭教育传统的国家, 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经济、 社会的不发达和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压抑了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 尤其是上世纪 9 0年代以来经济、 文化的发展促进了 家庭教育的迅猛发展。

 家庭教育出现了 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家庭教育的对象、 环境、 内 涵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

 然而, 在独生子女背景的当下, 我国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 新问题。

 这些问题的症结何在? 我们又如何应对? 这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 容。当代家庭教育内涵发生了新变化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中, 通常是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批评、 指导、 培养和管理等活动。

 在美国, 通常把家庭教育称作家庭生活教育, 20世纪 60年代大多数美国学者认为, 家庭教育是家庭内 部的事情, 是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的教育, 以使每个人承担自 己的义务, 保证家庭的和睦。

 进入 7 0年代之后, 美国 学者如 莱温 ( L e v i n .19 7 5)

 强 调家庭教育应 当 增 进人际关系 ,认为家庭教育是“增进家庭生活并协助个人更加了 解各种人际关系中的自 己 的一种教育方案”。

 到了 8 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如达林 ( Da r l i n g .19 8 7 )

 更倾向于把家庭生活教育当成全面提升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素质的手段, 指出 家庭生活教育就是“透过个人与家庭其各层面环境资源间的互动状况, 来保存及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在 9 0年代后期以后的家庭教育则吸收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提出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 而是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

 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整个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过程中, 家庭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而是同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既有密切联系、 又各有独立体系的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家庭教育认识的深化, 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 部的事情, 发展到家庭教育是关乎社会的事情;( 2)

 从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学习 生活技能、 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发展到在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 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

 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 ( 父母长辈)

 对于子女的教育, 发展到 家庭成员 之间 的 互相关心、 爱护、 帮助和指导;( 4)

 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对学前儿童的教育, 发展到终生教育, 即人的一生始终都受家庭教育。

 近年来学界研究表明, 家庭结构不再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 而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更为重要。

 夫妻关系 ( 父母关系)

 是家庭关系的中枢, 如果夫妻两人失和势必影响整个家庭的心理气氛, 进而影响他们建设家庭和教育子女的情绪; 亲子关系直接伴随着两代人交流的过程, 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而家庭网络已成为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纵横2007・ 26 8

 教育纵横家庭教育的社会环境面临新挑战研究表明 , 环境变量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 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第一是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

 目 前, 城市中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按照国 外 “智 力 汇合” 理论, 独生子女比多子女家庭更易受到父母在经济、 精力、时间上的投注与关爱。

 其有利条件是双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对独生子女倾注的感情和教育精力, 可以达到最大的可能值; 不利方面, 这又容易 造成双亲对于子女的过度关心、过高期望及以溺爱子女为特征的不良教育态度, 反而不利于儿童的心智成熟与发展。第二是家庭中人际关系趋于简单。

 现代家庭中, 由于祖辈到孙辈呈减数排列, 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多角 的人际关系逐渐消失。

 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指出, 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目 。

 他引 用公式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

 据此, 一个 10口 之家, 就存在有4 5种关系, 若为 3口 之家, 则仅存 3种关系。

 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 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

 这也使家庭成员 在家庭生活中 领会不到 全部复杂的 人际和交往关系, 也就体验不到传统式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

 这会给家庭教育带来较大影响。第三是家庭中“亲子关系” 现象趋于多维。

 在家庭变动不甚明显的社会里, 家庭成员几代人在价值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而在社会生活节律日 益加速的当代, 生活方式的 多元和易 变, 不仅使得家庭在两代人之间 出 现了 “代沟” 现象, 而且也导致了 同代家庭成员之间的诸种价值观差异。

 一般情况下, 年龄每相差 10年的人, 就可以明 显地看出 他们在生活、 时尚 、 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目 前,这种心理差异现象的时间间隔已经明显缩短。

 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 儿童没有同代人,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 “亲子关系” 的多维化现象。

 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并存着多元的价值观、 得失观和趣味标准, 必然会影响到家庭教育功能的各个侧面。

 比如, 祖辈与父辈、 丈夫与妻子, 对儿童的教育要求、 教育态度、 教育方式、 教育评价标准等方面, 就可能有着较大的差异。第四是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对家庭教育带来隐性冲击。随着电视、 电话的普及, 加之电脑大量涌入家庭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 开通, 社会影响进入家庭领域的 途径越来越多, 周期越来越短。

 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给青少年的影响是具有颠覆性的 。

 现代家庭如 何调节和控制 社会影响, 如何行之有效地在教育子女方面实行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良性组合, 是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父母的育儿观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调查表明, 中国父母的育儿观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西方国家父母育儿着眼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基于这种观念, 西方许多国家的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 身锻炼。

 他们普遍认为, 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 身的力量。

 因此, 要从小就形成自 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 发展各自 的才能和特长, 增长才智, 并形成刻苦、 节俭等品质。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 和社会责任感的 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父母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

 中国的不少家庭父母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 息、 有个好职业、 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基于这种企盼, 多数家长认为,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

 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

 一句话, 若能给孩子创 造最优越的 生活条件, 再苦再累 也心甘情愿。

 为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 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

 为使孩子学习好, 能成龙成凤, 除了 学习 , 什么都不让孩子干。

 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 有的甚至不考虑。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 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出 发, 对孩子的 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 方法进行。

 即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 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 大致可归 纳 为如 下几点 。

 其一, 社交上的 “过度保护”; 其二, 生活上的“过分溺爱”; 其三, 学业成绩与未来工作上的“过高期望”。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

 西方国家的儿童、 少年从小就表现出, 一是具有很强的自 立能力; 二是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 头脑; 三是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 本事。

 与此相反, 中国的儿童、 少年乃至大学生, 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 但普遍表现出 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 立意识, 依赖性强, 做事被动, 胆怯; 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的能力, 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差; 怕苦怕累, 只要求别人照顾, 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在家不知关心自 己的长辈, 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究其原因,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第一, 家长在家庭教育观上存在偏差, 父母的“知”、“行” 分离现象突出 。

 20 0 5年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 0- 6岁 儿童的 父母养育方式绝大多 数为 “放任型”,即一方面对孩子给予的关注有限, 另 一方面对孩子提出 的6 9

 发展要求也非常少, 属于“随便孩子怎么样” 的状态。

 而12- 18岁儿童的父母的养育方式则更多倾向于“专制型”,也就是对孩子的拒绝性高, 而情感理解性低, 要求多, 但给予的肯定少。

 尽管今天独生子女父母基本认同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轻道德、 重智力” 现象又十分突出 。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 ( 20 0 5)的 调 查 发 现 , 父 母 主 观 上 将 “ 道 德 教 育 ” 排 在 第 一 位( 52.8 %)

 , 第二是“生活习 惯培养”( 18 .3%)

 , 第三才是“智力开发和学习 教育”( 15.1%)

 ; 但在现实中, 家庭教育任务排序却是“智力 开发和学习 成绩教育”( 4 6.4 %)

 、“道德品 质教育和如 何做人”( 4 1.6%)

 和 “生活习 惯教育”( 5.9 %), 这一主客观上的差异正体现了 父母“知”、“行” 的分离与冲突。

 同 时调查还显现, 越是年轻的父母在家庭中给予孩子的道德教育越少。第二, 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

 在上海市区的 6- 14岁 孩子的家庭教育中, 父母一旦出 现分歧, 只 有 11.8 4 %的父母会去请教教育专家, 大部分父母不知或很少寻求教育专家的帮助。

 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后, 只 有 3.6%的父母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电视节目 、 报刊或请教专家”。

 家长们缺乏向 专家咨询请求帮助的意识, 致使当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陷入了经验模式。

 据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 近 10年来 ( 19 9 5- 20 0 4)

 , 广州 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由 23.2%增长到 4 2.8 %。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 而沟通是了 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 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同 时,研究显示, 温暖理解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能给独生子女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有助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 应试教育理念仍较深地影响着中国父母。

 出 生于 20世纪 7 0年代的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望偏高, 早期儿童家庭教育中学习比重过大, 年轻父母普遍存在较高的育儿焦虑。

 我们的研究发现, 0- 6岁 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更多地认同 “学习 第一”, 在比例上甚至高于 6- 14岁 、19- 25岁 两组孩子的 父母。

 而且, 从对高学历的 期望上,也反映出越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 越倾向于高学历。

 0- 6岁 儿童的父母希望孩子“本科或本科以上”的 达到 了 8 9 .8 %, 而 19- 25 岁 组的 父母客观上 希 望孩子“本科或本科以上” 的为 7 7 .2%。

 北京中央教科所的 调查也证实:

 中国 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求知 ( 8 5.9 5%)

 , 求知在孩子的各类素质中排到了首位, 而孩子的实践 ( 4 0 .8 6%)、创新 ( 39 .24 %)

 、 审美 ( 36.8 0 %)

 等素质却被忽视。

 而云南省少工委对该省 129个县市区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的调查则显示, 父母最关心孩子是否学到了 知识, 他们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

 这说明, 尽管素质教育已喊了 很多年, 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操纵下, 导致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

 最明显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学校化, 表现为家长为孩子请家教, 双休日 补课,寒暑假上各种辅导班, 使家庭教育单纯的重复和延续学校教育的内容。

 由此导致了 家庭内 部“代际关系” 的紧张和孩子的逆反心理、 厌学等问题的产生。关于家庭教育实施中的若干对策第一, 尽快制定国 家层面上的 “家庭教育法”。

 目 前世界不少国 家都制 定了 家庭教育法规。

 如 日 本政府 19 4 8年 7月 公布、 19 4 9年元月 开始施行的《日 本少年法》。

 法国 、 德 国 也都 制 定了 有 关 家 庭 教 育 的 法 律 。

 瑞 典 国 会19 9 4年通过《父亲法》, 这项法律强迫父亲在新生婴儿出世后, 要请假 1个月 在家帮助妻子照顾婴儿。

 如果不这样做, 将不能享受政府所给予的一个月 的薪水津贴。

 巴西政府规定, 任何人结婚之前, 都要学习 两周 的家庭学课程,家庭学课程中包括家庭教育问题, 集训结束后, 考试合格者才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否则就不能成家, 婚后出 生的孩子也不为法律所承认。

 这些都是不同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 制定的确保家庭教育顺利实施的一些法律措施。为此, 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 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 开展。

 时下, 厨师、 电工、 车工、 刨工、 美容师、 驾驶员、 公务员等行业都要进行资格考试, 持合格证才能上岗, 家长作为一个知识化、 专业化要求相当 高的 “岗 位”, 更应该持“家长教育合格证” 上岗。

 各级教育部门和每个社区可以通过开办“家长教育学校”, 从各个方面多个角 度对家长进行强制性培训 ( 如要做父母, 首先要接受综合性培训 , 拥 有“家长...

篇三: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发 展 幼 儿语 言 浅 谈 ■ 河南省陕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吴燕燕 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 , 而是进行个 别交谈 , 一步 一步地去 引导 , 帮助 其克服 心理障碍 , 从能站出来和老师或其他小朋 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 最后 大方地 与人交谈 。

 二、 让孩子敢说 其实有 些孩子 他不 是不想说 而是 不 敢说, 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

 我的机会、 说的机会, 来逐步消除幼儿独 立表现的恐惧 ,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 望。如, 开展“我是值日生”、 “介绍美食”、

 “我要讲 ”、 “我要唱”等活动, 让幼儿学会 把生活中的所见、 所闻、 所学通过 自己的 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 与他人一起 分享, 体验分享的快乐, 同时也培养幼儿 倾听的习惯, 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 树立 了幼儿的自信心。

 在敢说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把要说的 话讲清楚、 讲完整、 讲得生动、 贴切些。怎 样去引导呢? 我们是这样做的:

 关键词 :

 幼儿“乐乐, 小叶子长得什么样子? ”我耐 心地等待乐乐的回答, 回应我的却是支支 吾吾。

 活动下来, 只听到我在讲述, 孩子们 回答的比较少。开始我以为是孩子刚学,

 不太会用语言表达, 可后来才发现是孩子 们 的语言表达能 力较 弱。表现在 :

 同伴 间 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举手发言、

 不敢大大方方地面对集体表现自我, 讲述 时语言不完整等。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使班级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 从不敢说到 争着说 , 从不会说到完整讲述 , 使整个课 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语言能力 一、让孩子想说 爱说, 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的一日

 活动中, 教师在活动中要增强幼儿的意愿 活动,每天都给孩子一点聊天的时间, 让 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 在自由自在的闲谈 中促进 幼儿 的口语表达能 力。

 针 对个 别性 格内向的孩子 , 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 1. 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 幼儿积极地 用语 言交流活动 , 让幼儿在看 看、 玩一玩 , 说一说的气氛中获得语言 的发展 。

 2. 在日常生活中学。如春天来了, 带 幼儿去公园散步时, 让幼儿观察花草的变 化、 环境的变化。

 从观察、 想象中及时地用 语言表达 出来 ,发展 了其 口语表达能 力。

 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 谈 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 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 , 引导幼儿学习

 和发展语言。

 3. 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 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 经验、 思维等其他 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在音乐活动中,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 然 后让 幼儿用语言描述 出来 i 在美术活动 中 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让幼 儿在轻松愉快、 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 力的发展。

 一关于家庭教育的几个I 闭题

 一河北省新乐一中 李 建 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 地对他们说:

 “ 物价上涨 了,我的收入减 少,所以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角 钱。”孩子们很不开心 , 但放学后, 仍坚持 来表演。

 一个星期后, 老人又愁眉苦脸地 说 :

 “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从明 天起 , 我每天只能给你们两角钱了。”三 个小男孩立刻脸色铁青 ,连连说 :

 “不干 了! 不干了! 谁会为了区区两毛钱 , 在这 儿浪费宝贵的时间? ”。从此老人的屋子 前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为什么不轻易给孩子奖励, 是因为奖 励是一种集体管理办法, 效果是为了引导 更多的人去参与, 去努力。不是对个人的 自控力以及内在兴趣的提升办法。

 奖励对 孩子兴趣来说是一种负能量。

 问题 二 :

 关于惩罚的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 一定会犯错 , 犯 了错怎么办? 每个家长都有 自己的做法,

 哪种是最科学的呢? 对这个问题谈几点 关键 词 :家庭教育 原 则 奖励 惩罚 问题 一 :

 关于奖励的问题 现在生活条件好 了,孩子们考好 了 ,

 家长高兴, 就想奖励一下孩子们。或者孩 子某项特长学得不错,给家长长了脸, 奖 励一下。这些做法好不好呢? 答案是否定 的。

 有人说了, 学校不也是这样吗? 期末考 试不是给考好的学生奖励吗, 优秀的科学 家国家还给巨额奖金呢 , 等等。为什么不 宜给孩子物质奖励呢? 举个例子, 大家就 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有一位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的 问房子里居住。一天,走来三个男孩 子 , 把一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 , 玩得不亦 乐乎。老人受不了这种噪音的折磨, 便出 去与这些小孩谈判。他说 :

 “看到你们踢 桶玩 , 我很高兴。如果你们每天来踢 , 我 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三个男孩子很 高兴, 接受了老人的要求, 更加起劲地表 ~2014 ·13 看法。

 中国古话讲“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炉子 的几个特点就这是我们使用惩罚的原则。

 第一 , 普遍 性原 则 , 这个 原则 有两 方 面:第一是不管是谁摸 了炉子都会被烫 着; 第二是不管第几次摸都会被烫着。犯 了错一定要惩罚,这个原则是不能违背 的,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 纠正 他的错误做法使其成长成熟。

 第二, 警告性原则, 不搞“不教而诛” 。

 论语 中有一句话 :

 “ 不教而诛谓之虐” , 是 在讲教化的重要性 , 教育在先, 惩诫在后。

 如果事先不教育 , 不培训 , 不说清楚、 讲明 白, 结果别人违了规 , 或者任务完成不好 ,

 就教训I和惩罚他们, 孔子认为这就是虐待 人。

 家长平时不注意教育, 不提醒 , 孩子犯 了错, 一味地惩罚是不合适的, 孩子即使 被惩罚了心里也不会服气, 这样就失去了 惩罚的意义了。举个孩子拿家里钱的例 子。

 钱在家里抽屉里放着 , 谁用谁拿, 爷爷

 奶奶爸爸妈妈都是这样 , 你从没有告诉过 他, 不能拿抽屉里的钱 , 结果他想买个小 玩具, 就从抽屉了拿了钱 , 家长知道了打 他一顿, 孩子能不觉得委屈吗? 第三, 标准性原则 , 摸 了炉子会被烫 着,轻轻地摸烫得也轻 ,用力摸烫得就 重。惩罚要有标准 , 不搞随心所欲, 情绪 化。惩罚的标准还要合适。为了让惩罚 “有规可依” ,家长应事先跟孩子协商制 定一个奖惩规则 ,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 受到什么惩罚。

 这样, 孩子平日就会有所 注意, 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 错后 , 家长还应注意调整 自己的情绪, 不 要因一时 中 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 子 以后犯 了同样的错 误 ,也 应该按 规则 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 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同时减少孩子因 受惩 罚而产生的怨气 。

 第四, 及时性原则, 炉子摸了马上就 会烫伤, 绝不会等会儿才痛。

 惩罚要及时,

 犯错之后要立即惩罚不拖延。妈妈那句 “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 , 并不合适。尤 其是对小孩子来说 , 因为小孩子没什么时 间观念 , 等到他被惩罚时 , 他早忘了惩罚 的原因了。

 大一点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错误 也需要立刻处罚。

 妈妈如果能立刻把父亲 叫回家来, 父亲在当场惩罚要比等他下班 回家来再惩罚更有效。

 第五 , 独立性原则, 惩罚的开始与结 束要明确 , 不能没完没了, 让家中一整天 都充满了怨愤气。惩罚完毕 , 一切便算过 去, 以后也不翻旧账。让孩子知道对事不 对人 。

 孩子的教育工作千头万绪, 是一个长 期性系统性的工作 , 要做好不容易, 今天 讲的这几个问题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軎欢侮 , 就是成功 ■ 安徽省庐江县长岗初级中学关键词:

 语文教学我到中学执教, 已十多年了。十多年 来, 我一直是教语文。

 虽然已是 3O多岁的 人了, 但我依然童心未泯 , 喜欢与学生玩 在一起, 乐在一起。

 学生喜欢我, 更喜欢我 上的语文课。

 语文老师兴趣 每节课 , 只要学生 学有 收获 , 我就 非 常满意。

 我主张这样评价语 文老师 :第一 , 让 学生喜欢你的课 ; 第二, 让学生喜欢语文 学科 ; 第三, 让学生有终身学习语文的兴 趣。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 你肯定是优秀 的教师。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前提, 是语文老 师要培养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感情, 要让学 生喜欢语文老师。

 一个连自己的语文老师 都不喜欢的学生 他肯定不会对语文产生 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 呢? 首先, 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 不断更 新 自己的知识。

 语文这门学科也是与时俱 进 的 , 许多新知识、 新理念 、 新办法我们过 去没有学过 , 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不断 地 自我“充电”。人是在不断地成长 , 社会 是在不断地发展, 如果我们的知识还是停 留在以前的基础上,就显得非常的落后。

 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 ,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 进, 新的课程标准向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 要求, 新的教育理念向传统的教学思想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左孝明 只有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 运用现代教学手 段, 才可能把课堂激活, 才可能把潜藏在 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引发。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修炼 , 一生总是在 不知足中对 自己的学问进行补充和反思。

 鉴于这一点, 对于教书而又育人的语文老 师 , 不 断地 加强学 习 , 及 时地更 新 自己的 知识, 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语文老师要倾注自己的爱心 ;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与否, 关键在语文老 师 。不是所有 的学生都 一下子 就喜欢 语 文。

 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善待每一位学 生 ,尤其是 那些语文 基础相 对薄 弱的学 生, 甚至是那些对语文学习怀有恐惧心理 的学生, 对于他们, 语文老师多给一些关 心, 多给一些引导, 就能拉近这些学生对 语文的距离。

 即使是这些学生的练习做得 不够理想, 或者是他们的作文写得非常一 般 , 更多的鼓励 , 会让他们感到语文老师 在关注他们 , 在赏识他们 。

 再次, 语文老师要善于创造轻松活泼 的语文氛围, 汉语博大精深, 从事汉语教 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朝气蓬勃的。

 一个缺 乏朝气的课堂肯定是死气沉沉的。

 纵然教 师在上面唾沫横飞, 下面的学生恐怕都是 恹恹欲睡, 久而久之 , 学生怎么会喜欢上 语文课呢?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堂 变成与学生交流的开心园地, 让学生充分 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把听语文老师上 课变成一种享受, 久而久之 , 学生学习语

 2014 ·13 文的兴趣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十多年来, 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学 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我用传统的朗 读 , 也用现代的投影, 有时还把课文编成 剧本。例如, 在学习《 皇帝的新装》 《 变色 龙》 等课文时, 我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 本, 自愿组成表演小组, 自编自导, 然后进 行表演评比。通过“阅读——改编——演 戏——评议”的教学过程 , 学生在轻松活 泼的氛围中对课文中的人物、 情节以及作 者写作 的意图就有 了深 刻的理解 。

 有时我 还把学生带出课堂, 让学生去感受他们从 未感受过的情境 ,体验生活的辛苦和快 乐。通过朗读 , 学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优 美; 通过改编, 学生理解了情境的创建 ; 通 过表演, 学生感受到人物的鲜活。让学生 走进课本 , 吸取语文知识的营养 , 领会作 文、 做人的真谛 ; 让学生走出课本, 走向自

 然, 触摸生活的灵感, 感受大自然的伟大。

 语文老师不要急于教给学 生什 么 , 也 不要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

 要尝试着营 建一个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的教学氛 围 , 为 学生洞开 一扇快 乐之 门 , 让 他们 经 历一次体验,让其心灵受到震颤与洗礼,

 从而在课堂上生成智慧, 上演精彩, 让学 生获得一种精神享受。

 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 让学生喜欢听 语文老师的课,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我希望拥有出色的学生, 更希望自己成为 出色的语文老师。

篇四: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44-2019 年第 13 期(总第 161 期)摘 要:古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古以来,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繁荣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教;途径中图分类号:D6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3-0144-01一、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的意义(1)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是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铺路石。当今时代,家风家教已经不只是代表一个家族或家庭的精神品质,更是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3)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立身之本。家风家教传承的是思想道德、是素质和品质,家风家教在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中尤为重要。(4)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等内容是良好教风家教的重要内容。二、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1)家庭伦理关系淡化。家庭是家风家教形成的主要场所,但是现在的家庭逐渐小型化,子女成家后大多脱离父母单独居住,因此,家风家教就很难实施。(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下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教育孩子的“重担”就都到了母亲的身上,导致父亲的教育缺失。由于家风家教无法形成和实施,许多孩子就会寻找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由此造成家庭教育的误区。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培育和优化家风家教的途径(1)国家层面。富强,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重要因素,只有国家富足强大,才不会被他国欺负。而对于家风家教来说,富强是我国自古以来建立国家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为家风家教的实现提供经济和权威力量。民主,可以通过广大人民为家风家教的培育发展提供群众力量。文明,是一个国家道德素质高低的体现。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更加是一个文明大国,应该以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来展现我国良好的家风家教。和谐,是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和谐的国家来实现良好的家风家教。(2)社会层面。自由,是每个人为之奋斗的理由,可以将家风家教的实现寄托到这种传统的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中。平等,社会权利的平等是每个人所希望的,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平等的社会环境来实现。公正,公正地对待每个公民,是一个社会道德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社会的公正程度来实现。法治,法治的社会,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依据,给公民最大的利益,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法治社会来实现。(3)家庭层面。爱国,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至今仍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而这与“岳母刺字”是离不开的,这种正能量的家风家教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爱国精神来实现和发展。敬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家风家教中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实现的,可以通过在工作岗位制订精神标准来实现。诚信,是我们从懂事起,父母就教导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对每个人诚信来实现。友善,是对待他人的一个道德标准,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通过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来实现。参考文献:[1] 郭玉琼,王方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建设 [J]. 梧州学院学报,2015(2).[2]张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 [J]. 道德与文明,2015(2).基金项目:此文为沈阳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2019 年度立项课题“沈阳市家风家教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艳梅(1967—),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秋红(1964—),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李佳琦(1997—),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陈艳梅,陈秋红,李佳琦(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万方数据

篇五: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16 年 12 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让家庭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让家长成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让家长上好人生第一课,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

 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XX 市关工委开展了家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研究探讨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

 以便更好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不同的家长素质、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育态度,对于孩子的最初人格、心智和素质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经济条件、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的家长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肩负着根本的责任,不能科学的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日益强烈,但是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欠妥,从而导致“严而不爱”或者是“爱而不教”的教育极端。此外,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目前各种思想潮流的出现,大环境下的就业问题等因素影响,使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拜金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想法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有一些错误的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1. 家长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家长很少读书看报,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课后作业,而且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忙于生计,导致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从思想上就形成了“我的父母都不在乎我的学习,我又何必太在意”的想法,这就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导向。

 2. 家长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一是很多家长为青少年子女常盯手机而哀叹,但家长本身也有玩手机成瘾的问题。二是家长有不良嗜好,例如打麻将、玩游戏、抽烟喝酒等。三是家长本身有言行不一、不守诺言等行为。专家指出“小孩不会总是按照家长说的去做,但他们会按照家长做的去做,家长是小孩通往世界的道路上要穿过的大门”。家长的不良行 为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 家长重智育轻德育。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孩子参加舞蹈、音乐、绘画、街舞、跆拳道等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鱼跃龙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忽略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4. 家长教育方法单一。不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没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事半功倍;而失败的家庭教育,却会使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走上歧途。

 5.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和老师之间很少沟通甚至从不沟通,从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表现,也不配合老

 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旦孩子出了某种问题,就将全部责任推给老师,一味感叹“没碰到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6. 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不统一。现在家庭中,有很多孩子是由长辈管理的,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出现意见不一致的现象,祖父母的宠爱和父母的管教会出现对立的局面,这对孩子个性发展形成了障碍。还有的家庭是母亲和父亲的教育观念不统一。专家指出“家长的分歧会导致孩子不知道听谁的,到最后就会发展成谁的都不听,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7. 家长的人才观片面。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有的家长则认为只要能挣钱就是有出息;有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轻视体力劳动者。这些片面的人才观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必然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深化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是教肓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家长

 要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全面发展。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

 二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实现教肓角色和教肓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由单向灌辅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教育方式,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爱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三是教肓和引导家长重视言传身教。“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家长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父母的行为习惯、性格脾气、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无论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消极的,都会传递给孩子。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自己的思想、行为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言行,影响、教育子女,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是教肓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加强家校联系和互动,寓教于实践活动,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结合,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劳动等。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之间的互相关心、友爱和睦、文明礼貌等,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同时,注意培养和训练孩子

 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时间多带孩子外出、旅游等,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密切亲子关系。要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家庭家风教育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关工委参与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积极参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五老”会讲的优势,深入社区为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是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关工委、团委、妇联等组织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立足于提高家长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切实做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对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要采取专家授课、座谈讨论、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个案分析、心理咨询、联谊会等多种方式把家长学校办出特点,办出成效,加快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进程,为培养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社区教育工作内涵,创建具有一定

 知名度、美誉度的工作品牌。要充分调动社区内“五老”积极性,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安心、热心从事社区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党和国家重要历史节点,抓住有力契机,开展青少年乐于参与的特色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六: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偏重智育,忽视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方式不当,娇宠溺爱,体罚暴力;缺少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其次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最后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对策研究:即家庭策略:以身作则,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对子女的逆境教育;社会、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生子女;逆境教育 引言

 家庭教育并非是在当今社会才被重视起来,从古代开始在没有学校这个统一的教育机构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例如在古代的体制之下,作为一般的平民是无法接受教育的,因此在古代有“学在官府”之说,而一般的平民如果想要接受教育一般是由长老训教亲传,所谓的长老也就是家族中的长者传授经验给青年人,因此在古代,平民的教育也是以家庭教育与私学为主,因此在平民阶层中对于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自古也将父子关系列为三纲五常之一。而在古代上层阶级对于家庭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视,例如在 在《戒子伯禽》里,周公殷殷告诫代其治理封地鲁国的儿子伯禽说道: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我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可是为了求得贤才我朝思暮想,以至于到了洗头的时候都几次停下的地步,吃饭时如有士人来访要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起来接待他们,惟恐失去贤才。你到鲁国后,一定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君了,就慢待了士人和民众。要礼待贤才,勤政爱民,把鲁国治理好,做诸侯国的榜样。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因此可以看出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我国的青少年之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的成功也成为了所有人都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1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的问题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在父母年轻力胜的时候生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重视营养,注意保健,所以生出来的子女的生理质量都是比较高的,这是多生子女所无法比拟的,从各方的数据表明: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了更好的拥护,健康状况良好,智力发展比较快,普遍的比较聪明。而且父母和家人在养育,教育上进行了更大的投入,在物力以及财力上可以用于更专一,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独生子女的教育质量和身体素质以及智力发展状况一般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其普遍身高有所提高,生理成熟期提前,普遍智力较高,视野开阔而且信息量获取较大。有关教育专家也报导过在调查中显示在同一环境下独生子女在学习,爱好,兴趣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具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虽然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自身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差;物质丰富了,但是动手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学习环境越来越好,可是自制能力却越来越差;受到的关怀和爱护越来越多,可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所承担的越来越多,可是责任心却越来越差;家庭条件一天比一天优越,然而意志力却是一个不如一个坚强。例如在武汉的一位教育专家曾经于 2012 年以武汉的小学生为样本做了一项抽样调查,其调查内容如下:

  调查内容 是 否

 知道父母工作辛苦吗 18% 82%

 记得爷爷奶奶的生日吗 1% 99%

 记得自己的生日吗 90% 10%

 经常在家做些家务事吗 10% 90%

  自己的事自己做吗 30% 70%

 爱父母爱爷爷奶奶吗 70% 30%

 和同学相处好吗 45% 55%

 经常有零花钱吗 90% 10%

 会主动为父母做些事吗 10% 90%

 喜欢看书么 55% 45%

 父母对你的学习要求严吗 85% 15%

 受到委屈或不平的事能自己处理吗 20% 80%

 自己提出的要求爸妈爷奶会满足吗 85% 15%

  依赖家长吗 80% 20%

 上学放学父母爷爷奶奶接送吗 85% 15%

 父母要求下参加多门学科的辅导吗 85% 15%

 这些数据(前面的百分比是“是”的回答,后面的是“否”的回答)足以说明了在独生子女中的家庭教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可以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茁壮成长,而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1 偏重智育,忽视道德教育和体育

 如果说当今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前途 ,而在青少年时期所评判孩子优秀的最主要的莫过于孩子的分数,而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分数成为大部分孩子的支柱,因为分数联系着孩子们的成绩以及家长们的喜怒哀乐,并且有一些家长为了刺激孩子的成绩的分数的提高而设立下奖惩措施,所以大多数的子女为了让自己的

 家长满意而不得不付诸于大把的时间与精力去投入于分数的提高之中,从而使其没有了娱乐以及交友的时间以及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只能为了拼命的提高分数而努力,所以大多数的儿童会失去自己的快乐从而在很多的时候变得非常压抑,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性格或者个人道德修养上都会有一定的缺陷,甚至有的会成为“分数白痴”。尤其是独生子女长期自己一个人生活无人倾诉;更容易因长期压抑使得身上带有很强的不良习气,不合作,不信任,自私等等,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及一些其他方面有好处,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方式是违背常理的,有悖于儿童发展的常理,同时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例如在心理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德国有一个叫卡尔德孩子,他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极度的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的功成名就,他就半途而废了。卡尔的父亲亲自教授卡尔高等数学,强迫他每一分钟都在学习,反对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游戏,兴趣,体育,游戏等等,卡尔在 11 岁就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就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在他上研究学院的一年之后,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成为了一个办事员。因此说明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即使是天赋极高的少年也会被扼杀掉。

 1.2 教育方式不当,娇宠溺爱,体罚暴力

 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前,每个家庭之中基本都有几个孩子, 所以每个家庭之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性,如今大多数家庭中都以独生子女为主,因为家里只有这一个子女因此家长生怕他们受到半点的伤害,因此将自己的子女当作皇帝,公主一样的保护和关爱。不仅是孩子的父母就连孩子的其他的家长也对孩子极大的关爱,很多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们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有家长包办。盛饭、洗衣服、削铅笔、戴红领巾、穿衣服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使得这些孩子们生活在两代六位长辈的关怀之下。久而久之,孩子们把家长当成了自己的拐棍,一步也不离开,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结果不仅不能让孩子不能自立自强,反而使其养成了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的素质,所以很多的青少年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反而成为了窝囊废和寄生虫,不仅不能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人才,反而会成为一个家庭中的依赖者寄生虫,由于其没有的到逆境的锻炼,因此其意志力和坚韧性得

 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极差,。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得不到锻炼,没有自己去实践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剥夺了青少年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是孩子越来越金贵,越来越弱不禁风,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反而会使他们只会死读书,死学习,除了一个高的分数之外一无是处,变成一个不知变通,不同事故,不懂时事,不辨真伪,纸上谈兵,百无一用,空谈误国的废人。而更有的父母则认为“严父出孝子”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认为适当的体罚有助于子女或是儿童的成长,比如作为子女在犯了错误的时候让他接受惩罚可以让他明白做错事要接受惩罚,会承担后果,有助于儿童形成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往往滥用体罚,该打的时候不打,有时又不分青红皂白乱打,使得子女不仅得不到教育,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养成不良的性格成为问题少年,而这些不得不说与错误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联系。

 1.3 缺少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内容

 众所周知,目前社会的社会节奏十分迅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节奏十分迅捷,对于人才的需求再也不是简单的学历,而是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等等,往往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是传统的专业型人才而倾向于全面型的人才,对人才有了诸多方面的要求,并且更需要一个人才的丰富的阅历及实践能力,而恰恰这些能力不是在学校能够学到的,更多的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番所经历到的挫折与社会上的一些所见所闻所积累到的,而目前大多数的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并非是学历,知识等等,而是这些在学校里所无法学到的实践经验,可惜很多在青少年时期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为了能让他们的子女们更好的学习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让他们专心于学习,提高成绩,独生子女几乎接触不到社会,因此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所学与社会脱节,导致了很多的独生子女高分低能或者是因缺少社会认知而被面试官屡次拒绝,而此多家长还尚不知道错在何处。虽然在学校掌握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对于社会认知的长期匮乏以及缺少实践的原因使得其进入社会之后要进入一个很长的适应期。

 2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来说已经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呢,总体来说可分为三类: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校因素。

 2.1 家庭因素

 说道家庭因素,就不得不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的说明一下,首先在我国的历史上,每个家庭都受着“三纲五常”以及忠孝仁义的影响极其深刻,这些思想固然有其好处,但是在新时代来说,不得不说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在我国的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受着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极其深刻,很多时候不论家长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子女的要求,作为子女都必须严格的去执行,但是恰恰在当今的社会之中,互联网迅速发展,青少年可以从多方面,多种管道去学习和了解知识,了解这个社会,并且现如今大多数子女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西方一些自由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与父母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尤其是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很多时候父母与子女所面对同一事情,同一事物的时候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而此时双方往往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产生矛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那么作为多生子女有的时候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沟通,因此很多时候产生问题不多。而作为独生子女,平时由于父母多忙碌在工作或是应酬之中,不能很好的与子女坐下谈心,无法掌握自己的子女心中的想法,因此往往得不到子女的理解,增加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尤其是目前的很多独生子女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下,从小的家庭变故是他们往往变得更加自卑,性格更加孤僻,更难于与人相处,加剧了其不良性格的形成。并且目前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是出于两代六位长辈的关怀之中,正因为是独生,所以家庭环境中有一些不利于其成长的因素,根据心理学来讲,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幼年期的时候心里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一旦失去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儿童在幼年时期的成长和发育就会收到一些影响。例如:孩子在其幼年期的正常发育需要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他们之间产生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健康,健康发育。而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整天与祖父,父辈等成年人在一起,邻里相处的比较生

 疏,来往较少,基本处于一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这样使得独生子女自幼处于老人的保护之中,养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性格。因此作为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时往往不懂得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往往难于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也更无法与父母良好沟通。

 2.2 社会因素

 其次是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生产力还不是很高,受到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的生育观念还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中遇到的阻力更大。但是计划生育是我国既定的国策,因此多数的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把对众多孩子的希望寄托在独生子女这一株独苗上,因此有很多的独生子女或者因为成绩优秀而备受家人的宠爱,或者因为成绩没有达到家人理想中的效果而遭受到家长的责罚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便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自觉不自觉的被陷入溺爱或者是巨大的压力中的社会原因。而这又与国家的选人和用人的制度上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中国的古代是通过科举一类的方式选拔和任用人才,现今的教育业通过类似科举的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高考,而高考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形式单一,录取模式也并非是绝对的公平。所以大多数的子女也只能通过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使自己脱颖而出。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之后,就业压力更为严峻,使得家长和学生们对于名牌高校的追逐愈演愈烈,也在客观上是加剧了分数教育的变奏,导致了大学生贬值,很多高校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四年,毕业却同样要面临着失业的压力。所以很多的贫困的家庭本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想法,把整个家族的命运压在了自己子女的身上,使得很多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使得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3 学校因素

 目前在大多数学校为了自己的学校的发展和声誉,很多的教师也只是关心学生的分数,而不关心学生的其他的状况,很多时候不论对与错,只要成绩好,分数高,那这个学生就会得到老师的倍加关心,而成绩不好,分数不...

篇七: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当孩子表现出一些英才的潜质时比如精力过剩、过于调皮等却很容易被父母当作捣乱、偏执、孤僻、不务正业等问题来看待当作不可接受的缺点来进行无情的批评和打击。

 第二 当孩子处于某个年龄段时 会出现一些青少年共同的特点却容易被父母当成自己孩子唯一的缺点来批评。

 父母把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的情况当作问题这是对孩子成长的不了解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第三有的孩子本来是非常有潜能的结果由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不到位根本没有认识到这种潜能反而把孩子推向了相反的方向导致孩子的前程被耽误了。

 第四舍得花钱四处求学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却不懂得把特长培养和孩子的前程规划对接起来。

 第五 对北大、 清华、 哈佛、牛津等名校的招生政策理解不到位对国家高考政策的变化不了解或者略知一二 结果让孩子错失成才机会。

 第六6 比 1 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表面上孩子是众星捧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环境优越、教育资源丰厚实际上孩子内心无依无靠、孤苦郁闷。父母总是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太不知足、太没良心了。殊不知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理的成长需要大于物质需求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艰巨性超过了智力因素的培养。

 父母如果真的是倾心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就应该一点一滴地去学习和掌握教育规律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篇八: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0卷第6期)2010年12月潍坊学院学报J ournal ofW ei fang U ni versi tyV01.10 N o.6N O V.2010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王( 潍坊学院,山东玲潍坊261061)摘要:家庭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言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才的素质高低,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从四个角度探讨了目前我国对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引起广大家长朋友的注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我国的家庭教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288f2010) 06--0140--03中图分类号:G 446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人们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环境,即是人们接受最初教育的场所,也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地方。凡是出生在一定家庭并生活在一定家庭的人,都要深深打上家庭的烙印。作为承担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一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个性特征、品德修养、知识水平、兴趣爱好都会在有意无意中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对策进行一定的探讨。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1重视智力开发,而相对忽视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考试分数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挤出钱给孩子买钢琴买颜料。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上,却忽视了对孩子优良个性的培养。一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待人却非常冷漠、自私,考虑事情一切以自我表现为中心,心理素质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1.2过分看中孩子的分数x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12月事物,也可以让孩子尝试简单的劳作,让他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孩子都是好动的,家长应为孩子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如:画图、剪纸、锤击、塑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积淀的越来越多,他们的想象就越广泛,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其次,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培养孩子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进行教育时最好用积极的鼓励,而不是消极的命令,用言语来激励孩子,会使他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孩子学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提高,做事情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创新能力才会有良好的发生点和增长点。2.3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和意愿确定恰当的期望值建立在孩子实际水平上的期待才能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孩子成才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在实现这一心愿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去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而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和兴趣,帮助孩子确立适当的目标,脚踏实地地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的实现去达到长远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处于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身心都很放松舒畅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学习同样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没有心理上的压力。没有思想上的负担,学习起来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自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且极易发挥人的潜能。因此,明智的家长应首先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自由的生活。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指望一个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能。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与适应社会的能力2.4当今社会既是一个提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崇尚合作的社会;既看重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也看重一个人的个性魅力。总而言之,社会需要的是一些综合性人才,硬件、软件都要齐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家长不仅要注重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应当教孩子一些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常识,简而言之,也就是要教孩子学会生存。可以说,现在很多孩子都普遍缺乏独立存在意识和能力。做作业时,由家长陪着;遇到困难时,由父母顶着,及至真正面l 临危险情境时。则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即便已经长到自己能照顾自己的年龄,表现得仍像个幼儿。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 生命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一切名誉、利益和成就都无从谈起。因此,教给孩子知识应该包括应对突发事件和保护自己这样一种生存能力,并且将此作为人生重要的一课” 。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与生存意识时,可以从简单的小事人手,比如让孩子做好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要向孩子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如遇到问题如何自救和向他人求救等等,这样,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孩子的独立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参考文献:[1]孙士杰.外国教育思想精粹[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23黄金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一142一万方数据( 责任编辑:肖恩忠)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者:王玲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刊名:潍坊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年,卷(期):

 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2010,10(6) 1.孙士杰 外国教育思想精粹 20002.黄金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199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fxyxb201006039.aspx

推荐访问: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家庭教育

版权所有:卓仟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卓仟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卓仟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20024619号-1